
歡迎光臨
華南銀行總行大樓
台北 Taipei, Taiwan
Spring 2017

*特 色
室內植樹含意
「6月初夏」,17樓舒活區引起了小騷動關注~原來是樹姿挺拔的洋玉蘭正綻放著美麗純淨的白色花朵,在大家爭相賞花拍照之餘,引起了大家的好奇是否與「綠建築」有其關聯性?讓我們來與大家說明:以往大家常見之建築物植栽綠美化大多以周邊及室內小型灌木花草居多,而依現行綠建築標章之評分標準,並未將室內植栽列入評分之選項,而本大樓為何有此設計想法?其設計除可將建物周邊及室內景觀作相互呼應連結外,亦以「人」做為出發點,希望透過室內的大型喬灌木種植,讓使用者享受樹木釋放的芬多精及新鮮氧氣之餘達到身心靈之放鬆,同時設置大風扇、空調及噴灌系統,透過大風扇、空調運轉及噴灌水霧達到空氣循環、淨化及降溫之功效等,雖均未列入綠建築之評分,但由此可見設計者對環境保護及人本考量所做的努力及尊重,在國內設計可說是相當前瞻性之設計。




空氣品質監測模組
各位同仁及好朋友們!不知您是否發現每個辦公樓層中均安裝有這小東西,這可是美國綠建築LEED標章針對室內環境品質專設之空氣品質監測模組,此監測模組可偵測室內環境的二氧化碳濃度、濕度及溫度,透過長時間的監測,當二氧化碳濃度達1000ppm以上或依實際空氣品質狀況,可即時開啟全熱交換器空調系統適度引進室外新鮮空氣與室內空氣作調和,使整體辦公環境達到最舒適之空氣品質及提升工作效率。
陽台設置之意義
空氣品質監測模組


空氣品質監測模組
各位同仁及好朋友們!不知您是否發現每個辦公樓層中均安裝有這小東西,這可是美國綠建築LEED標章針對室內環境品質專設之空氣品質監測模組,此監測模組可偵測室內環境的二氧化碳濃度、濕度及溫度,透過長時間的監測,當二氧化碳濃度達1000ppm以上或依實際空氣品質狀況,可即時開啟全熱交換器空調系統適度引進室外新鮮空氣與室內空氣作調和,使整體辦公環境達到最舒適之空氣品質及提升工作效率。
陽台設置之意義


空氣品質監測模組
各位同仁及好朋友們!不知您是否發現每個辦公樓層中均安裝有這小東西,這可是美國綠建築LEED標章針對室內環境品質專設之空氣品質監測模組,此監測模組可偵測室內環境的二氧化碳濃度、濕度及溫度,透過長時間的監測,當二氧化碳濃度達1000ppm以上或依實際空氣品質狀況,可即時開啟全熱交換器空調系統適度引進室外新鮮空氣與室內空氣作調和,使整體辦公環境達到最舒適之空氣品質及提升工作效率。
陽台設置之意義
+50%
-50%
100%
100%
O2
CO2
Energy
Green Life
空氣品質監測模組
各位同仁及好朋友們!不知您是否發現每個辦公樓層中均安裝有這小東西,這可是美國綠建築LEED標章針對室內環境品質專設之空氣品質監測模組,此監測模組可偵測室內環境的二氧化碳濃度、濕度及溫度,透過長時間的監測,當二氧化碳濃度達1000ppm以上或依實際空氣品質狀況,可即時開啟全熱交換器空調系統適度引進室外新鮮空氣與室內空氣作調和,使整體辦公環境達到最舒適之空氣品質及提升工作效率。

陽台設置之意義
請您環看四周商辦大樓,您是否也發現一件有趣的小事情,似乎少了一般住宅司空見慣的陽台,而本大樓為何將陽台再次納入設計元素?讓我們先從大樓外觀說起,大樓主體結構做了相當大的突破就是將柱體外推至外圍,並以金彩麻花崗石作為整體框架,利用陽台及結合中式建築窗櫺之設計元素,讓大樓展現出層次、框景、窗格、比例、廊柱之中式建築特色,而除內部帷幕採用LOWE玻璃隔絕部份熱能外,並透過外牆崗石框架、窗櫺及玻璃陽台之設計,隔絕部份光熱、依然保有自然採光、市景效果,相信空調使用及燈具配置等發揮不少減量之功效。



硬質舖面如何增加回滲率
硬質舖面如何增加回滲率
在綠建築審查過程中,在基地保水-透水鋪面議題上發生一些小趣事,本大樓廣場透水鋪面採硬底施作面貼石材,而為了增加透水率達到基地保水之效果,基底採用透水混凝土、級配等手法,並利用石材與石材間之縫隙讓雨水經由縫隙將雨水儲存至基底,以達到基地保水之功效,然在綠建築候選標章及綠建築標章書面評定過程中透水混凝土及透水水泥砂漿試驗,皆符合綠建築評定標準透水係數K值=0.0027(m/s)及0.0087(m/s)均大於10-5(m/s),但實地勘察時委員認為綠建築透水鋪面標準應為乾砌施作,而本大樓採硬底面貼石材方式其效果並無前例可循,所以引起委員對於此種施作方式認可上熱烈討論及興趣,此項目最後雖未得到分數,但或許已提供爾後在各項材料及施工方式另一創新思維。


每種植栽原來也能計算二氧化碳固定量
植栽也能計算出二氧化碳固定量?原來在種植每種植栽時,除考量生物多樣性外在植栽同時,也將綠化量的足夠及綠地生態品質考量進去,這也是台灣目前全球首創!但怎樣分類各植栽單位面積二氧化碳固定量呢?讓我們用下表簡單說明:




舒活區大型電扇功用
大樓主體中央舒活區為同仁提供了休閒及舒適洽談空間,而此區域恰可作為四面玻璃帷幕很好的緩衝區域,以減少西側外牆的熱能,並透過中間百葉設置空調系統及大型吊扇裝置,使空間空氣達到擾動循環的目地,以實現去熱結構效果,在高層建築所屬少見。


水龍頭也可發電
水龍頭是如何發電的呢?其原理是利用發電裝置內的葉輪,因為水流轉動而產生了電力,而將產生的電力儲存於電容器內,以供應自動感應。


”咖達車”(腳踏車)節能減碳樂生活
台灣近年來吹起一股”咖達車”的悠活生活,很多學生族及上班族等大家紛紛響應節能減碳活動,上下課、班利用”咖達車”來替代以往的交通工具,而在美國綠建築(LEED)對於在選址時,均希望機能完整區域,並擁有便利的公共交通網絡、鼓勵使用腳踏車及低耗能的交通工作,本大樓也提供這項貼心服務(設置腳踏車位52輛、淋浴間10間),而如何計算需設置多少”咖達車”車位數量及淋浴間數?依下列簡單案例告訴大家:
※如以本大樓每天全時(8小時)上班人數約1000人計算舉例來說:
1.商業及公共建築物的腳踏車位最低數量=全時相當人數X0.05
=1000X0.05
=50輛
2.淋浴間數量=全時相當人數X0.005
=1000X0.005
=5間

LEED與EEWH評估系統差異性
大家是否也想了解美國綠建築(LEED)與台灣綠建築(EEWH)在評估上有何差異性呢?讓我來以簡單表格及說明讓大家有初步簡單了解:
-
國內台灣綠建築(EEWH)評估系統無等級區分指標,指標包含9大指標採基本合格制;美國綠建築(LEED)評估系統區分四個等級,六大項67個指標採得分制為累積計分評定等級。
-
評估結果方式台灣綠建築(EEWH)為相對結果,而美國綠建築(LEED)評估結果採得分清單與說明及格與否。



自然通風於亞熱帶高溫環境如何解決
台灣同處亞熱帶氣候地區如何在高溫環境適度引進自然風則格外重要,而本大樓於一般辦公樓層作法則是在南北陽台設置全熱交換器空調系統,將室外新鮮空氣適度引進並與室內空氣做調和後,利用小型送風機將空氣供給給辦公樓層使用;而1-3樓大廳、國際會議中心及員工餐廳則於3樓設置預冷空調系統,將室外空氣引進後經過預冷空調系統,將室外空氣降溫並與室內空氣調和後,利用風管將空氣供給使用,所以在亞熱帶地區高溫環境裡除既有空調設備外適度引進室外自然空氣是相當不容易。
